抽出几个小时的代码时间来写这篇日志,说实话,心里还是有些不舍。也许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时间总是格外吝啬——这大概也是我的 CSDN 博客里转载多于原创的原因吧。

其实提笔时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,也不清楚应该怎样写。只是感觉自己心里压着许多话,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,或许很快就会被时间冲淡。我想,这是想要在这段经历中,留下些许属于自己的痕迹。也可能,是因为我终于下定决心,准备在明天递交辞职申请,而心中泛起了复杂的波澜与愧疚。

初到深圳:从期待到习惯

转眼来深圳已近两个月。最初的新奇与期待,渐渐被疲惫与坚持所替代,最终沉淀成一种生活的惯性。

记得来的那天正是中午,我和雄鹰一人拖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。他刚考完试,我刚结束实践,行程仓促。因为买不到坐票,我们从前一晚站到第二天中午,又饿又累,连住宿都没定。那天下午我们两个像打了鸡血似的,连轴转地看房、买生活用品,直到凌晨才匆匆入睡。

第二天便开始上班,正值早高峰,第一次体验深圳公交的“压强”——连续错过三辆车,好不容易才挤上第四辆。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,武大的校车已经够拥挤了;直到我站在深圳公交车门口,看着一波又一波的上班族义无反顾地挤上来,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“不要命”。如果说挤武大的校车像是把沙子倒进石头缝里,那挤深圳公交,就像是把水倒进沙子里——流动的、渗透的、无孔不入的。

初入职场:技术与现实的碰撞

第一个月异常艰难。我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压力,也第一次如此直面自己的能力短板。尽管大学两年我并不算虚度,努力学了很多东西,但当真正依靠一项技能谋生时,我才发现:原来,我掌握的还不足以养活自己。

在工作中,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咀嚼一段代码的原理、一个功能的实现逻辑。现实是,你必须用尽一切办法交出结果,完成任务。出了问题也没人会替你兜底——坑是你自己挖的,就算哭着也得填上。

因为比别人早一年实习、技术基础薄弱、接触面不广,我经常要熬夜完成任务。住所距离公司一个小时,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,甚至干脆睡在公司。有次凌晨1点40,我刚交完任务,刷朋友圈时看到一个北漂的朋友晚上九点发状态说“加班很晚”。我盯着那条动态,心中一阵苦笑。

被“骂”中成长:大鹏哥与坤哥

对大鹏哥,我其实是感激大于愤怒的。他骂人时凶狠又直接,一犯错就一通猛喷。我知道他是故意的,是为了逼我养成良好的代码习惯。但有时候,被他骂得情绪几近崩溃。

我都能背出他的“经典语录”:

  • “下次我再看到你写错,我真的会把你从窗子外面推下去!”
  • “任何时候都不能直接点击运行,Alt+Shift+D J,记住了!下次我看到你点,我打断你的手!”
  • “做不完任务,不许回家。”

但每当他说“不能回家”的时候,最后还是他自己先放我走了。更多的时候,我是为了“男人的尊严”,自愿留下来熬夜。

后来换成坤哥带我,他是后端负责人,做 Java 已经八年。相比大鹏哥,他少了几分威严,却多了几分深度。他从逻辑和架构上挑剔代码,经常让我推倒重写。我常常无法理解他提出的问题,因为那是我们认知层级的差距。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:“小伙子,走心,不要走肾。”我其实很想说:真的不是我不走心啊,是我暂时还做不到而已。

公司文化与一点温情

公司整体氛围其实还算轻松,大家时不时会开开玩笑,但我逐渐习惯了“沉默式工作”。每次想借机和同事拉近距离,Leader一句“别油嘴滑舌,赶紧做”就把气氛打回原形。久而久之,渐渐养成了上班不怎么说话的习惯。

聚餐和野营倒是少有的放松时光。有次加班很晚,公司几个大叔程序员在聊人生,聊到我和大鹏哥,他突然说:“他肯定恨死我了。”其实我从未这样想过。我知道每次我加班,他都会留下来陪我。很多深夜,我写代码,他一个人刷视频刷到睡着,只是为了“守我”。

公司聚餐那次,我坐他对面,敬他一杯,他也有点不好意思地回敬:“我平时对你太严了。”那一刻,心里其实挺暖的。

深圳生活:两个字,窘迫

说到个人生活,用两个字总结就是:窘迫

深圳的物价高,工资除去房租和吃饭,所剩无几。工作压力大,我每天晚上都会抽一两个小时看书、学教程,把白天不懂的地方搞清楚。每周六加班,只有周日一天休息,显得弥足珍贵。

我本来就宅,周日基本都是窝在家里看书学技术。朋友圈和空间里偶尔放些照片,有人误以为我经常出去玩,其实不过是“错觉”。唯一一次真的想出去,是想满足一下“没见过海”的乡下孩子的心愿。公司组织的海边露营正好圆了这个梦,只不过那天天气阴沉还下了雨,没涂防晒,回来发现自己黑了一圈……

朋友圈也被误读过。有次坤哥说我的动态太“正能量”,以为我状态好,给我加了任务。其实,我每次发状态,大多是心情不爽的时候,借此发泄和自我调整。只是发出来之后,别人看到的,是“阳光”。

迷茫过,成长过,一直在路上

这一段实习虽苦,但也成长很多。Spring、Struts、Hibernate 三大框架,SpringMVC、jQuery、Ajax、JSON,也都摸熟了不少。最重要的是,大鹏哥教会了我调试程序、分析逻辑,学会了 Eclipse 的快捷键,SQL 也玩得更熟了。

回头看大学前两年,确实做了很多“幼稚”的事,但那些弯路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。大一迷茫刷绩点,大一下创业失败后意识到“技术才是硬通货”,大二退掉所有社团静心学技术。曾羡慕兄弟有女朋友,如今看到朋友圈七夕晒恩爱,却已毫无波澜。

其实人生就是一条不停走的路。你一开始也许不知道目标在哪里,甚至走错了方向。但只要你不停地走、不停地经历,总有一天,你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,也才会有真正的选择权。可一旦你停下了,就真的停在了原地。

尾声:相见有时,后会有期

这段深圳的经历,对我而言,值得铭记。虽然也坑了熊哥一把,没能履行三个月的承诺;虽然有很多遗憾与不完美;但我会记得那些帮过我的人,那些深夜加班的身影,那些酒后的狂欢与温情。

写了这么多,想到哪写到哪,并未刻意组织语言,只想忠实记录这段珍贵的经历。

相见有时,后会有期。 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